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企業動态
江鈴集團扶貧仙亭村紀實
來源:宣傳部
作者:文/王智靈
發布時間:2017-06-30
【字體:

精準扶貧工作,核心是精準,關鍵在落實。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脫貧攻堅各項部署,真心實意地把工作做實做細,堅決不讓一戶貧困戶在同步小康征程中掉隊。 ——鹿心社

新建區松湖鎮仙亭村是省級貧困村,全村經濟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。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2800元,全村經濟收入750萬元。

2015年,江鈴集團響應政府号召,成立“連心小分隊”,分别與新建區松湖鎮仙亭村和遂川縣戴家埔鄉阡陌村組成結對幫扶,并派出常駐人員駐點村第一書記。

耕地面積1900畝,旱地面積400畝,人均耕地0.66畝;外出務工青壯年達1000多人,留守兒童250多人,空巢老人500多人……被江鈴集團派駐到仙亭村的第一書記梁順根,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,而是數字背後的現實問題:基礎設施落後,産業發展滞後,資源匮乏……

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的标語,在村頭的一面石灰牆上漸漸斑駁,但是,路,一直是鄉村發展的希望。2016年1月,“江鈴集團愛心之路”的完工,開啟了仙亭村800米道路硬化工程的序幕,與之同步進行的,是危房改造、垃圾整治、排水設施修建、亮化工程等項目的施行。

松湖鎮仙亭小學外景


到目前為止,仙亭村拆除危舊空心房20間,共1735平方米;拆除豬牛欄95間,共2600平方米;清除拆房垃圾120多立方米;幫助修繕房屋6間,新建房屋1間;修建排水溝渠600多米;安裝太陽能路燈170盞……村容村貌的日新月異,讓村民們直觀感受到了“社會主義新農村”的含義。

基礎設施的改善帶來了村容村貌的改變,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,從根本上解決了仙亭村一些最迫切、最實際的問題:占地1700平方米的老年活動中心即将竣工,解決的是空巢老人養老質量問題;正在規劃擴建的仙亭小學,解決的是仙亭村和周邊4個村落的教育問題;村衛生所建設項目的成立,解決的是居民就近就醫的問題。這些項目的實施和基礎設施的完成,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衆的生産生活。

在建的老年活動中心

就貧困居民而言,精準扶貧就是誰貧困就扶持誰。仙亭村現有貧困戶46戶,貧困人口118人。2016年,江鈴集團部署集團領導幹部與仙亭村46戶貧困戶完成一對一幫扶對接。一對一幫扶工作開展以來,對接單位先後走訪慰問貧困戶、五保戶、孤兒和留守兒童200多人次,認領微心願113個,發放慰問金20餘萬元,不僅幫助貧困戶解決了房屋修繕、醫療資助等問題,還安排貧困戶子女到江鈴就業工作,用就業扶貧為貧困戶帶去了新希望。

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。用産業扶貧建立貧困戶“造血”功能,始終是從脫貧到緻富的有效手段。仙亭村産業扶貧離不開政府和企業的相互配合:開墾荒山120畝種植油茶,平整改造低窪低産田25畝,落實40畝荒廢水面養魚;為“三無”家庭安裝光伏發電設備,每年為每戶增加3000多元固定收入;幫助貧困戶購進鴨苗,助其發展養殖業;主動尋找市場,幫助貧困戶銷售馬蹄、食用油、家禽、家畜等農副産品……村第一書記梁順根的目标是“戶戶有增收項目,人人有脫貧門路”。

一年多前,江鈴集團董事長邱天高在與新建區領導班子座談中曾指出,總結梳理我們的扶貧工作,應該按照高标準、示範性和率先支持的目标去努力。“例如低保戶的房屋改造,宜早不宜遲;又如老年活動中心的建設,應該在功能設施方面準确定位。”

這應該是對“精準扶貧”最切實際的诠釋。

  責編/王璇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

微信公衆号

官方微信

© 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贛ICP備06004069号

江鈴集團網站群

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 江鈴集團晶馬汽車有限公司